园林景观工程设计是结合自然生态、功能需求与美学表达的综合创作,核心是通过对地形、植物、水景、建筑等元素的规划,打造兼具实用性、观赏性与生态性的户外空间,那么,大家知道东莞园林景观工程设计从前期到落地有哪些环节吗?

1. 前期调研与分析(设计基础)
场地勘察:测量地形标高、土壤类型、水文条件(地下水位、现有水系),记录原生植物种类与分布,标注场地内的障碍物(如地下管线、现有建筑)。
需求梳理:明确甲方需求(如社区景观需满足 “全龄友好”)、使用者画像(如校园景观需兼顾学生活动与教学需求)、当地规划规范(如绿地率、退线要求)。
竞品与案例分析:参考同类优秀项目(如相似规模的公园、社区),提炼可借鉴的设计亮点,同时规避常见问题(如儿童区缺乏遮阳、步道坡度不合理)。
2. 方案设计(创意核心环节)
总平面图设计:划分功能分区,规划主要交通流线(主步道、次步道、消防通道),确定水景、建筑、广场等核心元素的位置与范围,标注绿地率、硬化面积等关键指标。
竖向设计:根据地形高差设计坡度(步道坡度≤8%,无障碍通道≤5%),规划土方平衡(挖方与填方尽量抵消,降低成本),必要时设计挡土墙、台地景观解决高差问题。
植物配置设计:按 “乔灌草” 三层结构搭配植物,兼顾四季景观(春季观花、夏季遮阴、秋季观叶、冬季有绿);同时考虑植物生长特性(如喜光 / 耐阴、速生 / 慢生),避免后期植物拥挤或枯萎。
专项设计:针对水景(如喷泉、池塘,需设计水循环与过滤系统)、建筑(如亭、廊,需明确结构形式与材质)、照明(如庭院灯、草坪灯,需规划灯光色温与照射范围)等元素,绘制专项方案图。
3. 施工图设计(落地执行依据)
专业图纸绘制:包含植物配置图(标注植物品种、规格、数量、种植点位)、硬质铺装图(标注铺装材质、尺寸、铺贴方式)、结构施工图(水景、建筑的基础结构、配筋图)、给排水施工图(灌溉管线、雨水管网走向与管径)、电气施工图(灯具、监控的管线布置与接线方式)。
材料与设备清单:明确各环节使用的材料规格(如石材厚度、木材材质)、设备参数(如水泵功率、灯具功率),提供工程量清单,为后期采购与施工提供依据。
技术交底文件:标注施工难点与注意事项(如大树移植的养护要求、水景防水做法),确保施工方理解设计意图,避免落地偏差。
4. 后期服务(保障落地效果)
施工配合:定期到现场巡查,解决施工中的问题(如植物到场规格不符、铺装排版偏差),核对材料与设计要求是否一致。
竣工验收:对照设计图纸,检查各环节是否达标(如植物成活率、水景防水效果、步道坡度),出具验收报告。
养护指导:提供植物养护方案(浇水、施肥、修剪周期)、设备维护建议(如水泵、灯具的定期检修),确保景观长期保持良好状态。